一、报名须知:
1、 考生准确填写报名信息,并按要求上传:
(1)考生本人户口簿 (含家庭住址页及考生本人页);
(2)考生学籍所在学校出具的在校证明并加盖公章;
(3)考生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身份证。
2、 按要求上传考生近期证件照,不得化妆、修图。
3、 凡参加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初中应届毕业生还须在报名时上传
《2025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信息确认表》。
4、 考生网上报名审核成功后,需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不得擅自涂抹修改。
因误填、错填报名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无法考试或录取者,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报名时间:
所有专业:2025年3月26日上午9:00—2025年4月10日中午12:00
三、温馨提示:
1、电脑pc端报名建议使用IE浏览器、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手机端报名请关注我校微信公众号招生讯息,点击报名链接即可进入报名系统。
2、如遇不可抗力导致招生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我校将在学校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公告,敬请关注。
技术服务QQ:1612974101
招生咨询邮箱:shxxzsb@vip.163.com
招生咨询电话:021-34227457 021-34227453 021-34227459
招生监督电话:021-34227461
相关附件详见下方 :
学籍证明 →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前身为上海市戏曲学校,成立于1954年3月,是一所以培养戏曲表演人才为主的多剧种、多学科、综合性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中戏曲表演专业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品牌专业。2002年,学校划归上海戏剧学院,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址为上海市闵行区莲花路211号。学校为上海首批传统戏剧综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被授予“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上海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建校七十年来,学校始终把培养德艺双馨技能型人才作为发展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以内涵建设为先导,着力推进“一轴四线”专业发展路径,构建由京昆合壁龙头专业为主轴,贯穿引领学校戏曲、表演、音乐、设计四大专业群共同发展的“中字型”专业布局;着力体现中国话语、产教融合、国际影响和守正创新的专业建设方向;着力打造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发展平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七十年的教学中,既有老一辈艺术教育家言传身教,更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辛勤耕耘,还面向全国聘请著名艺术家、优秀师资来校讲座和任教,名家名师的加入为学校的教学汇聚了全国最强的教师资源。在重点抓教学的同时,学校还为中青年教师们在专业的提升和实践上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以培养既能教又会演的双师型教师为导向,推动老师学习培训、传承演绎、创作交流、教学实践全方位的专业能力提升,以期达到加大教师舞台实践力度,优化师资教学水平。通过名师带教,中青年教师培养,学校形成了老、中、青人才梯队、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学校先后开设了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评弹、滑稽、戏曲音乐、音乐剧、话剧影视、艺术设计与制作、木偶表演与制作等艺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屡获佳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和鼓励。数千名毕业生中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和其他全国性大奖上百人次,还有不少毕业生走上了各院团艺术管理的领导岗位。
学校以推广戏曲文化为己任,发挥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作用,面向各社区街道、企业、学校,开展艺术讲座、职业体验课、实践演出等活动,形成基地品牌效应。多次组团出访英国、意大利、阿根廷、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法国、丹麦、泰国、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为戏曲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新形势下,学校继续立足中等戏曲艺术职业教育,打造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艺术职业学校,为行业和院校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的艺术后备人才,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上升渠道,使毕业生在上海乃至全国艺术院校、院团的发展更有竞争力。
戏曲音乐专业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戏曲音乐专业开设于1956年。专业设有戏曲音乐表演、民族器乐表演、戏曲音乐弦合、器乐重奏、乐理与视唱练耳、中外音乐欣赏、专业实践等多项课程。学制六年,其中前期为专业基础教学,后期为曲目、剧目学习以及排练、实践演出。
戏曲音乐专业拥有一支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勇于开拓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们都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教学能力与舞台实践经验,还先后聘请行业内的知名专家来校任教指导。高品质的师资配备保证了戏曲音乐专业的教学质量,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培养出了老、中、青三代戏曲音乐人才,通过有梯次、有质量的人才接力完成戏曲音乐的代际交接,延续戏校戏曲音乐专业的特色。
近几年,该专业学生在“上海之春”青少年民族器乐比赛、全国艺术人才选拔、东方青少年艺术明星推选、“一颗红星”全国器乐(民族)大赛、五星艺术交流展演等活动中崭露头角,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多次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获得金奖。2011、2012、2017、2018年,戏曲音乐专业学生赴阿根廷参加了“阿根廷伊瓜苏国际青少年音乐节”,还多次赴香港、澳门、葡萄牙、多米尼加共和国交流演出,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及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高度肯定和赞赏。
戏曲音乐专业升学就业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大部分毕业生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艺术院校深造。也有学生进入全国一流艺术院团就业,实现了上海各大戏曲院团的人才培养全覆盖。
音乐剧表演专业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音乐剧专业开设于2011年,学制六年。课程涵盖声乐、舞蹈、表演、台词、合唱、键盘、乐理、视唱练耳等十余门专业课程,同时结合学校的优势,在以音乐剧教学为主的基础上,增设戏曲基本功课程,使学生的表演能力更加全面,更具备市场竞争力。
音乐剧教研室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注重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始终把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培养放在首位,秉持育人的使命与创新精神,为上海戏校这所老牌名校增添了新的色彩。
音乐剧专业学生每年都在各类表演和赛事中取得佳绩,也多次荣获国家级奖学金和上海市奖学金。为了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职业发展道路,学校多次邀请百老汇、四季剧团等国内外知名演员和老师来校开设工作坊。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与优秀艺术家交流的机会,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潜力。专业原创儿童音乐剧《再唱二小放牛郎》,与丹麦皇家芭蕾舞学校合作打造的舞蹈剧场《十字路口》,以及师生共同创作的肢体剧《告白》等,均获得国内外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音乐剧专业的升学方向广泛,主要对应高等院校的音乐剧专业,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影视表演、声歌、流行演唱、导演、舞蹈、播音主持等专业。专业创建至今,升学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主要升学去向为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一流艺术院校。
随着国内音乐剧市场的蓬勃发展,音乐剧表演专业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力求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具备国际视野的优秀音乐剧表演人才。
影视表演专业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影视表演专业开设于1995年,学制三年。专业设有声乐、台词、舞蹈、表演、视唱练耳、快板、戏曲身段、影视作品赏析等课程。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既有本校中青年优秀专业教师,也有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专业艺术团体的专家来校任教,并特聘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糜曾教授为该专业艺术顾问,保证了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相继培养了王翔弘、张庆庆、孔雁、叶琪山、王紫依、陈彦妃、吴诗嘉、张雨绮、何超、王楚然等优秀的艺术人才。
影视表演专业注重教学和实践的结合,积极为学生创造影视拍摄与舞台实践机会。部分学生参加了《将军在上》《芸汐传》《大主宰》《急诊科医生》《筑梦情缘》《第一次亲密接触》《少年包青天》《杜拉拉升职记》等影视剧的拍摄。自2006年起,影视表演专业排演了原创校园剧《我们的故事》《热爱》《我会爱你们很久》《心星》等,3D话剧《漫漫西游路》,小剧场话剧《时光2016》,情景剧《遥远的家乡》,原创校园音乐剧《旅途》,环境戏剧《青鸟》等。
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在上海市学生艺术节、上海市小剧(节)目评选、“校园之星”全国青少年艺术风采展示活动、“星光计划”中等职业学 校技能比赛、“颂祖国 •迎世博”上海市中小学生电影节影评演讲比赛、中华青少年文艺英才推选活动、全国中职校文明风采大赛等交流展演活动中,多次摘金夺银,屡获佳绩。
影视表演专业至今已培养毕业生六百余名,他们先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的表演、播音主持、音乐剧表演、木偶表演、流行舞蹈等专业。也有毕业生进入解放军南京前线话剧团、上海儿童艺术剧院、上海电视台及上海区县文化馆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木偶表演专业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木偶表演专业开设于1992年,学制三年。专业设有木偶操纵与表演、戏剧表演、声乐、台词、形体(戏曲身训、舞蹈基础)等课程,为培养“专于玩偶,兼能演艺”的复合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木偶皮影艺术家、一级编剧、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本科木偶表演专业开创者赵根楼老师担任专家顾问,带领一支教学能力、专业能力与舞台实践经验兼备的高素质中青年教师队伍在校执教。以培养木偶艺术的后继之才为己任,不断传承、发扬、创新,培养文化自信,创办有戏校特色的木偶表演专业。
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该专业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更在各项行业大赛中斩获佳绩。2017年,在全国中职校文明风采大赛中学生作品《假面派对》《粉墨人生》均荣获“一等奖”。2018年,在四川阆中第七届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展演中学生荣获“优秀新人”、“优秀木偶设计”等称号。2019年,在泉州国际木偶皮影艺术节中学生的精彩展演赢得业内专家与观众的一致好评;同年,木偶水袖舞《绒花》在上海市学生资助育人成果展演中荣获“优胜奖”。2020年,学生创排纸影小剧场《你我他》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优秀作品奖、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全国总决赛典型作品奖。2022年,在第八届中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展演中学生荣获“优秀传承新人”和“传承新人”等多项荣誉;同年,在上海市“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红色基因传承”活动中学生创排作品荣获一、二等奖。2023年,在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中学生荣获“校园文化优秀演艺奖”;在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日中专业摘得“优秀课程开发设计奖”。2024年,在第八届中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传承展演中学生再次获得“优秀技艺传承”等称号;同年在闵行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和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中,师生分别荣获“二等奖”和“最佳项目设计二等奖”。
木偶表演专业自开办以来,曾与上海木偶剧团合作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木偶表演、木偶皮影制作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全部进入剧团工作,现已成为该剧团核心领导层以及中国木偶皮影界的中坚力量。2016年开始,木偶表演专业调整为常年招生专业,毕业生去向更多样化,以升学为主,较多学生先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浙江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等全国各艺术类高校继续深造,也有部分毕业生选择进入上海木偶剧团等艺术院团直接就业,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与欢迎,得到良好的职业发展。
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前身为1973年开设的舞台美术专业,2010年改为美术专业,学制三年。专业主要设有素描、色彩、速写、风景写生、色彩构成等课程。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既有本校优秀教师,更有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油画雕塑院等单位的专家、舞美设计师、舞台技师等来校指导教学和艺术讲座,充分保证了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质量。
该专业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为培养原则,以美术基础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动脑与动手相结合为教学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绘画基本功,了解舞台美术、影视美术等专业知识,适量学习平面美术设计等课程,为参加高考或成为社会专业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该专业坚持小班化教学,保持了较高的升学就业率。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等院校都有我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身影,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等院团工作,许多毕业生已成为院团舞美工作的中坚力量。
一、招收专业、对象、地区、要求
二、考试时间、地点与考试内容
注:
1.上述各科目考试地点均在本校。所有专业考生须关注学校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公示的考试时段,并按要求到校考试。
2.音乐剧表演专业进入复试的名单,按计划招生人数1:3确定,并于初试结束当晚在学校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公示,请初试合格的考生于规定时间参加专业复试及文化测试。
3.考生着装要求:所有专业考试服装不可出现学校、机构等标志性字样,如有违规按作弊处理。
(1)音乐剧表演专业:女生:盘头、不带头饰、不化妆、穿吊带体操服、不穿裤袜、穿练功鞋;男生:不化妆、穿白色紧身无袖背心、黑色三角练功短裤、练功鞋。进入复试的考生,台词、声乐、舞蹈考察部分可穿黑色舞裤。
(2)影视表演、木偶表演专业:便于运动,干净整洁,无需准备演出服装。考生不得化妆、女生不得散发。
4.考场伴奏须知:
(1)戏曲音乐专业考试不允许使用伴奏。
(2)音乐剧表演专业(复试)、影视表演专业、木偶表演专业考生所需要的伴奏、小道具请自备,伴奏音乐请以MP3格式存储在U盘内方便考试使用,U盘内无其他文件。
5.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考试中,考生仅可携带以下物品参加考试:黑色水笔或圆珠笔、铅笔、纸擦笔、削笔刀、绘画用橡皮(非电动)、画板(尺寸不超过 45cm×60cm)、画笔、颜料、调色盒(纸)、擦布(纸)、水桶、吸水布或海绵、图钉或胶带、画夹、画具箱(尺寸不超过30cm×40cm×60cm)。严禁携带各类参考资料、通讯工具、照相设备、录放设备及电子计时器、有数字显示屏的手表等进入考场。其中,素描考试环节仅限使用铅笔,不得使用炭笔、含炭铅笔(如14B炭铅笔等);色彩考试环节仅限使用水粉颜料,不得使用丙烯颜料。如有违规按作弊处理。
6.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招生考试与表演类专业招生考试不可兼报。
7.专业考试和文化测试中,所有项目和科目不得缺考或零分。
文化测试要求:
1、 考生须达到上海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相应年级的学习水平。
2、 测试范围如下:
三、考试报名手续
四、录取办法
(一)报考影视表演、木偶表演、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考生,须参加中考。凡专业成绩及文化测试合格的上海市生源初三应届考生无需参加上海中招统一志愿填报。凡专业成绩及文化测试合格的外省市初三应届考生,中考成绩须经学籍所在地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办盖章认可,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后办理录取手续。
(二)报考戏曲音乐、音乐剧表演专业的外省市考生,学籍信息须经学籍所在地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盖章认可,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后办理录取手续。
(三)戏曲音乐、音乐剧表演专业文化测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总分为300分;影视表演、木偶表演、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文化测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总分为450分。上述专业文化测试均设最低分数线,专业合格且达到我校划定的文化成绩最低分数线的考生,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择优录取。
1.戏曲音乐文化成绩最低分数线为160分;
2.音乐剧表演文化成绩分数线划分标准:按招生名额1:1.5的比例划分;
3.影视表演文化成绩最低分数线为240分;
4.木偶表演文化成绩最低分数线为240分;
5.艺术设计与制作文化成绩最低分数线为270分。
(四)在上述录取原则基础上,如遇专业成绩同分情况,按以下方法处理:若同一专业的最后一个录取名额有2人或2人以上专业成绩相同,则录取文化成绩总分较高者;若文化成绩总分相同,则依次比较语文、英语、数学科目成绩,择优录取。
(五)按专业考试成绩确定专业合格考生并发放书面通知,同时在学校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公布,考生也可通过电话咨询(专业考试不合格者不再另发书面通知)。
(六)根据上海市教委相关规定,凡参加“上海市中职校自主招生随迁子女”或“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并被录取的考生,我校无法提档录取。
五、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每学年学费按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标准为8000元。住宿费(每学期560元/人)按沪教委财[1998]11号及沪价费[2003]20号文规定收取。代办费(每学期600元/人)多退少不补。
免费教育政策:
1.资助对象:本市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含成人中专,以下简称“中职校”)在籍在沪就读的城镇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人员、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学生、农村家庭学生、海岛(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家庭学生、就读涉农专业学生、就读奖励专业学生、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其他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本市户籍低收入困难家庭学生。
2.免费标准:在学制规定年限内,根据中职校收费标准,免除相应学费、书簿费。学生在休学期间和留级当年不享受。
(1)学费:凡符合资助政策的学生,每人每学年免除学费4000元;凡就读本校戏曲表演专业(含戏音、木偶、话影),每人每学年最高免除学费8000元。
(2)书簿费:每人每学年免除书簿费最高上限800元。
(二)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每学年根据品德操行分、专业、文化分,按在校生总数的20%比例择优评定,依等级分别享受奖学金,详见《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
(三)以上费用标准如有变动,按政府有关部门审核的最新标准或按照《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中的最新标准执行。
六、毕业及升学就业
(一)完成中专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且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毕业证书(中专)。未完成中专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不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办理。
(二)各专业的本市和外省市毕业生,按国家政策毕业时可报考全国各类高等艺术院校、非艺术院校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
(三)外省市生源考入我校后,户籍可迁入学校。户籍为上海市及迁入学校的外省市生源中专毕业当年可根据当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政策参加上海市高考。毕业时户籍迁出学校。
(四)外籍生源考入我校后,不可享受户籍迁入政策。我校无针对留学生的培养课程及升学辅导,毕业时需自行根据相关政策及志愿选择升学或自主择业。
(五)学校文化课程采用上海市普通中学统一教材。
七、几项规定
(一)我校为特殊艺体类学校,戏曲类、表演类及音乐类专业均对学生身体条件有专业选拔要求,请考生确认身体素质符合专业学习要求且无先天性疾病及运动关节损伤。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我校将进行体检,如发现患有某种不适合专业学习的疾病者,须回原籍就读。学业过程中如发现患有某种不适合专业学习的疾病者,仍须回原籍就读。
(二)戏曲音乐专业的考生录取入校后,学校将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安排适合学生发展的专业课程及所学乐器。
(三)严禁各种形式的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即取消考试、入学资格或开除学籍。
八、有关说明
(一)建议考生提前办理好身份证以便来校考试使用。
(二)如遇不可抗力导致招生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我校将在学校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公告,敬请关注。
九、学校地址及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莲花路211号(近平阳路、古美路)
邮政编码:201102
招生咨询电话:021-34227457 021-34227453 021-34227459
招生监督电话:021-34227461
招生办公室邮箱:shxxzsb@vip.163.com
学校官网:http://sh-xiquschool.sta.edu.cn/
轨道交通:1号线莲花路站下车;12号线顾戴路站下车
欢迎关注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微信公众号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
越剧表演专业(定向委培)招生简章
为促进越剧艺术繁荣兴盛,满足越剧人才发展的需要,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受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的委托,自2025年起,按照“全国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为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培养32名越剧艺术人才。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前身为上海市戏曲学校,成立于1954年3月,是一所以培养戏曲表演人才为主的多剧种、多学科、综合性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中戏曲表演专业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品牌专业。2002年,学校划归上海戏剧学院,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址为上海市闵行区莲花路211号。学校为上海首批传统戏剧综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被授予“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上海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建校七十年来,学校始终把培养德艺双馨技能型人才作为发展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以内涵建设为先导,着力推进“一轴四线”专业发展路径,构建由京昆合壁龙头专业为主轴,贯穿引领学校戏曲、表演、音乐、设计四大专业群共同发展的“中字型”专业布局;着力体现中国话语、产教融合、国际影响和守正创新的专业建设方向;着力打造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发展平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七十年的教学中,既有老一辈艺术教育家言传身教,更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辛勤耕耘,还面向全国聘请著名艺术家、优秀师资来校讲座和任教,名家名师的加入为学校的教学汇聚了全国最强的教师资源。在重点抓教学的同时,学校还为中青年教师们在专业的提升和实践上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以培养既能教又会演的双师型教师为导向,推动老师学习培训、传承演绎、创作交流、教学实践全方位的专业能力提升,以期达到加大教师舞台实践力度,优化师资教学水平。通过名师带教,中青年教师培养,学校形成了老、中、青人才梯队、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学校先后开设了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评弹、滑稽、戏曲音乐、音乐剧、话剧影视、艺术设计与制作、木偶表演与制作等艺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屡获佳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和鼓励。数千名毕业生中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和其他全国性大奖上百人次,还有不少毕业生走上了各院团艺术管理的领导岗位。
学校以推广戏曲文化为己任,发挥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 作用,面向各社区街道、企业、学校,开展艺术讲座、职业体验课、实践演出等活动,形成基地品牌效应。多次组团出访英国、意大利、阿根廷、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法国、丹麦、泰国、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为戏曲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新形势下,学校继续立足中等戏曲艺术职业教育,打造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艺术职业学校,为行业和院校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的艺术后备人才,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上升渠道,使毕业生在上海乃至全国艺术院校、院团的发展更有竞争力。
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上海越剧院成立于1955年3月,首任院长袁雪芬。作为国内外闻名的戏曲团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责任保护单位,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中国越剧传承发展基地,多年来创编、移植、改编各类剧目450余出,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被公认为中国越剧“四大经典”。一大批优秀剧目如《舞台姐妹》《家》《梅龙镇》《被隔离的春天》《玉卿嫂》《赵氏孤儿》《虞美人》《秋色渐浓》《甄嬛》《双飞翼》《山海情深》等荣获文华新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及优秀剧目奖、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全国脱贫攻坚舞台艺术优秀剧目、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等。
上海越剧院荟萃了许多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如老一辈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陆锦花、吕瑞英、金采风、周宝奎;当代表演艺术家钱惠丽、单仰萍、章瑞虹、方亚芬、王志萍;一级演员陈颖、华怡青、张咏梅、章海灵、许杰、孙智君、张承好、黄慧、金红、丁笑娃、徐标新、吴群、杨婷娜、应国英、齐春雷、邓华蔚、王柔桑、王清、盛舒扬、徐晓飞、斯钰林、樊婷婷、裘丹莉,编剧徐进,导演吴琛、黄沙,作曲顾振遐,舞台美术设计苏石风等。先后30余人次获得中国文旅部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剧节最佳演员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中国金唱片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上海文学艺术奖、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等。
上海越剧院以大量的艺术实践、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艺术人才和艺术作品,在全国的专业越剧院团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长期以来一直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扶持,在进博会期间“中法元首双边活动”、WLA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国际舞台上多次亮相,不断展示越剧的别致风采。同时,坚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围绕“守正创新,越秀东方”一团一品发展计划,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作品,传播、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越剧表演专业介绍:越剧,是中国最有影响力、流布范围最广的地方剧种之一,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绍剧、京剧、昆曲、话剧等艺术之优长,经历了由男班到女子越剧再到女子越剧、男女合演共存的历史性演变。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越剧表演专业是我校1954年成立之初首创的专业之一。该专业设有唱腔、念白、剧目、基本功、毯子功、化妆及戏曲史等专业课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既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辛勤耕耘,又有老一辈艺术教育家言传身教,真正展现了越剧“传承”的力量。专业开设至今先后为上海越剧院等院团输送了两百余名人才,很多毕业生成为国家著名的一级演员,并有多人获“梅花奖”和“白玉兰奖”等。
一、招收人数、对象、地区及要求
二、考试时间、地点及内容
三、考试报名手续
四、录取办法
(一)报考越剧表演专业的外省市考生,学籍信息须经学籍所在地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盖章认可,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后办理录取手续。
(二)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择优录取,并对专业考试合格者发放书面通知。同时在学校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公布,考生也可通过电话咨询(专业考试不合格者不再另发书面通知)。
(三)考生录取时,须与委培单位、学校签订委培协议。
五、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 根据国家及本市相关政策,凡就读本校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学制规定年限内:
1.免学费。
2.书簿费:每人每学年免除书簿费最高上限800元。
(二)住宿费、代办费等按规定另行缴纳。
1.住宿费(每学期560元/人)按沪教委财[1998]11号及沪价费[2003]20号文规定收取。
2.代办费(每学期600元/人)多退少不补。
(三)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每学年根据品德操行分、专业、文化分,按在校生总数的20%比例择优评定,依等级分别享受奖学金。详见《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
(四)以上费用标准如有变动,按政府有关部门审核的最新标准或按照《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中的最新标准执行。
六、培养目标
(一)完成中专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达到毕业条件的学生,即可取得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毕业证书(中专)。
(二)未完成中专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不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办理。
(三)越剧表演专业为定向委培专业,该专业学生中专毕业后,至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就业。
七、几项规定
(一)我校为特殊艺体类学校,戏曲类、表演类及音乐类专业均对学生身体条件有专业选拔要求,请考生确认身体素质符合专业学习要求且无先天性疾病及运动关节损伤。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我校将进行体检,如发现患有某种不适合专业学习的疾病者,须回原籍就读。学业过程中如发现患有某种不适合专业学习的疾病者,仍须回原籍就读。
(二)学生在校期间不得转学、转专业。
(三)整个学习阶段均须住读。
(四)严禁各种形式的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即取消考试录取资格或开除学籍。
八、其他
(一)建议考生提前办理好身份证以便来校考试使用。
(二)如遇不可抗力导致招生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我校将在学校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公告,敬请关注。
九、学校地址及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莲花路211号(近平阳路、古美路)
邮政编码:201102
招生咨询电话:021-34227457 021—34227453 021—34227459
招生监督电话:021-34227461
学校官网:http://sh-xiquschool.sta.edu.cn/
轨道交通:1号线莲花路站下车;12号线顾戴路站下车
十、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地址及联系方式: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10弄16号
邮 编:200031
咨询电话:021-64375957
院团官网:http://www.shyjy1955.com/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
沪剧表演专业(定向委培)招生简章
为促进沪剧艺术繁荣兴盛,满足沪剧人才发展的需要,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受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的委托,自2025年起,按照“全国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为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培养30名沪剧艺术人才。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前身为上海市戏曲学校,成立于1954年3月,是一所以培养戏曲表演人才为主的多剧种、多学科、综合性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中戏曲表演专业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性品牌专业。2002年,学校划归上海戏剧学院,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址为上海市闵行区莲花路211号。学校为上海首批传统戏剧综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被授予“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上海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建校七十年来,学校始终把培养德艺双馨技能型人才作为发展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以内涵建设为先导,着力推进“一轴四线”专业发展路径,构建由京昆合壁龙头专业为主轴,贯穿引领学校戏曲、表演、音乐、设计四大专业群共同发展的“中字型”专业布局;着力体现中国话语、产教融合、国际影响和守正创新的专业建设方向;着力打造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发展平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七十年的教学中,既有老一辈艺术教育家言传身教,更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辛勤耕耘,还面向全国聘请著名艺术家、优秀师资来校讲座和任教,名家名师的加入为学校的教学汇聚了全国最强的教师资源。在重点抓教学的同时,学校还为中青年教师们在专业的提升和实践上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以培养既能教又会演的双师型教师为导向,推动老师学习培训、传承演绎、创作交流、教学实践全方位的专业能力提升,以期达到加大教师舞台实践力度,优化师资教学水平。通过名师带教,中青年教师培养,学校形成了老、中、青人才梯队、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学校先后开设了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评弹、滑稽、戏曲音乐、音乐剧、话剧影视、艺术设计与制作、木偶表演与制作等艺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屡获佳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和鼓励。数千名毕业生中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和其他全国性大奖上百人次,还有不少毕业生走上了各院团艺术管理的领导岗位。
学校以推广戏曲文化为己任,发挥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 作用,面向各社区街道、企业、学校,开展艺术讲座、职业体验课、实践演出等活动,形成基地品牌效应。多次组团出访英国、意大利、阿根廷、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法国、丹麦、泰国、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为戏曲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新形势下,学校继续立足中等戏曲艺术职业教育,打造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艺术职业学校,为行业和院校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的艺术后备人才,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上升渠道,使毕业生在上海乃至全国艺术院校、院团的发展更有竞争力。
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上海沪剧院是经由文化部评定的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项目责任保护单位,成立于1953年,长期以来坚持与城市同行,与时代同步,扎根基层,服务民众。
几十年来,剧院在传统经典戏、西装旗袍戏和现代戏创作上硕果累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剧目有《庵堂相会》《阿必大回娘家》《陆雅臣卖娘子》《大雷雨》《罗汉钱》《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红灯记》《金绣娘》《一个明星的遭遇》《姊妹俩》《牛仔女》《逃犯》《雾中人》《明月照母心》《风雨同龄人》《今日梦圆》《心有泪千行》《雷雨》《日出》《瑞珏》《露香女》《董梅卿》《霓虹灯下的哨兵》《魂断蓝桥》《邓世昌》《回望》《敦煌女儿》《一号机密》《江姐》《陈毅在上海》等。《芦荡火种》《红灯记》还被移植成现代京剧,《罗汉钱》《星星之火》《雷雨》《敦煌女儿》被拍摄成电影,《璇子》《昨夜情》等沪剧电视连续剧热播全国,蜚声海内外。
上海沪剧院屡获殊荣,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上海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三下乡”先进集体、上海市高雅艺术进校园先进集体等。多位艺术家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节优秀主演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表演主角奖等。
沪剧表演专业介绍:沪剧,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沪剧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2006年,沪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沪剧表演专业开设于1956年,是我校戏曲专业之一。沪剧表演方向设有唱腔、念白、剧目、基本功、毯子功、声乐、化妆及戏曲史等课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既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辛勤耕耘,又有老一辈艺术教育家言传身教,保证了专业的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沪剧表演专业重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结合,发挥学校及院团优势,积极为沪表专业学生创造演出实践的平台。
一、招收人数、对象、地区及要求
二、考试时间、地点及内容
三、考试报名手续
四、录取办法
(一)报考沪剧表演专业的外省市考生,学籍信息须经学籍所在地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盖章认可,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后办理录取手续。
(二)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择优录取,并对专业考试合格者发放书面通知。同时在学校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公布,考生也可通过电话咨询(专业考试不合格者不再另发书面通知)。
(三)考生录取时,须与委培单位、学校签订委培协议。
五、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 根据国家及本市相关政策,凡就读本校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学制规定年限内:
1.免学费。
1.书簿费:每人每学年免除书簿费最高上限800元。
(二)住宿费、代办费等按规定另行缴纳。
1.住宿费(每学期560元/人)按沪教委财[1998]11号及沪价费[2003]20号文规定收取。
2.代办费(每学期600元/人)多退少不补。
(三)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每学年根据品德操行分、专业、文化分,按在校生总数的20%比例择优评定,依等级分别享受奖学金。详见《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
(四)以上费用标准如有变动,按政府有关部门审核的最新标准或按照《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学生管理制度汇编》中的最新标准执行。
六、培养目标
(一)完成中专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达到毕业条件的学生,即可取得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毕业证书(中专)。
(二)未完成中专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不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办理。
(三)沪剧表演专业为定向委培专业,该专业学生中专毕业后,至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就业。
七、几项规定
(一)我校为特殊艺体类学校,戏曲类、表演类及音乐类专业均对学生身体条件有专业选拔要求,请考生确认身体素质符合专业学习要求且无先天性疾病及运动关节损伤。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我校将进行体检,如发现患有某种不适合专业学习的疾病者,须回原籍就读。学业过程中如发现患有某种不适合专业学习的疾病者,仍须回原籍就读。
(二)学生在校期间不得转学、转专业。
(三)整个学习阶段均须住读。
(四)严禁各种形式的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即取消考试录取资格或开除学籍。
八、其他
(一)建议考生提前办理好身份证以便来校考试使用。
(二)如遇不可抗力导致招生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我校将在学校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公告,敬请关注。
九、学校地址及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莲花路211号(近平阳路、古美路)
邮政编码:201102
招生咨询电话:021-34227457 021—34227453 021—34227459
招生监督电话:021-34227461
学校官网:http://sh-xiquschool.sta.edu.cn/
轨道交通:1号线莲花路站下车;12号线顾戴路站下车
十、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地址及联系方式: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路38号甲
邮 编:200030
咨询电话:021-62821616-304